過去60 年,《明報》能夠與時並進,但並不隨波逐流,一直堅守傳媒的本份:忠實報道具新聞價值的事件,客觀分析具爭議的社會議題。

【明報文章】《明報》是我每天必讀的報章,這習慣自小養成,因為先父也是《明報》的忠實讀者。在我的公務員生涯中,與《明報》亦有相當多的交往,尤其是處理教育工作的8年間,我與《明報》的聯繫更為密切。《明報》一直關心教育,緊貼教育改革的議題,《明報》也是不少學校教師和學生訂閱的報章。當時《明報》經常舉辦座談會,邀請教育界人士討論教育熱點。記憶中,《明報》攝記拍下我與陳日君主教在討論校本管理條例時握手的一幀照片,還獲得新聞攝影獎呢!

時光荏苒,《明報》創刊已有60年。這60年間,香港的社會狀况和政治環境呈現翻天覆地的轉變,面對社交媒體的衝擊,香港的傳媒生態亦經歷巨大變遷。早前參觀香港新聞博覽館,重溫香港新聞業的歷史和演變,多份曾經風靡一時的報刊,今天已不復存在。《明報》經歷60年依然屹立新聞界,而且獨樹一幟,值得慶賀!

與時並進 不隨波逐流

過去60年,《明報》能夠與時並進,但並不隨波逐流,一直堅守傳媒的本份:忠實報道具新聞價值的事件,客觀分析具爭議的社會議題。近年《明報》更開拓新聞偵查報道,主動調查社會上的違規事件,揭露社會的黑暗面,為維護社會公義積極發聲。《明報》的社評,月旦時事,無畏無懼,發揮了傳媒監察政府及公職人員的影響力。《明報》的觀點版具高度包容性,刻意讓背景不同,甚而政見對立的人士各抒己見,讓讀者可以從不同角度,了解問題的癥結,充分彰顯香港的言論自由。這些都是我作為《明報》讀者所樂見的。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這一場波瀾壯闊的愛國運動,是中國知識界和青年學生探索強國之路的思想文化運動。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缺一不可。科學精神在於追求真理,敢於質疑,不懈探索,勇於創新,重視實踐。

今日香港社會呈現兩極化,傳媒機構也有歸邊的趨勢,《明報》是少數形象「中性」的媒體。在《明報》步入甲子之年,我期望《明報》繼續堅持求真的精神、追求民主的理念和包容多元的辦報宗旨,強化傳播、監察、教育各方面的影響力。在鼓勵民主發展的同時,亦積極弘揚科學精神,引導香港的輿論,朝向求真務實、文明包容的方向走。

祝願《明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作者簡介:行政會議成員

[文.羅范椒芬/編輯.彭月/電郵.mpcentury@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