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記者生涯已有四分之一世紀,這段生命歷程由《明報》開始。
最近一宗新聞喚起一段我初入行的經歷回憶。話說仁濟醫院擬於荃灣興建「水管屋」,稱讓公屋輪候者入住混凝土管道的房屋,最多可容納350人居住,2020年第四季入伙。
大概廿多年前,我收到報料,指旺角、油麻地一個工務地盤有人住在比貨櫃箱還要大的混凝土水管,本着求真精神,我入夜後出發調查。那時樓價水平比現在合理,但基層生活一樣困苦,居住環境惡劣,我夜探水管穴居人,同時奉命到附近的舊樓了解基層生活情况,寫一個社會實錄報道。
踏進雜亂的地盤,地上滿是坑洞與碎石,說心裏不慌是騙人的。我記得找到水管穴居人,選擇居於水管不外乎生活逼人,對方也不願多談。接着上樓找基層住戶更「精彩」,爬樓梯時已一身汗,地方髒亂,空氣瀰漫臭味,一邊傳來菜刀刴肉聲。硬着頭皮拍門,等待很久,終於有人應門,道明來意,對方只拋下一句,「你幫不到我們!」「砰」的一聲門就關了,這晚的工作也完了。
廿多年前,基層露宿水管,社會覺得很慘,大家熱烈討論,要求政府改善,現在水管卻成為「上樓」機會,甚至有人用受惠字眼去形容未來水管屋的入住者。
我想說的是時移世易,尤其近幾年,香港社會的價值觀正在急速改變,但在光速變更的時代,《明報》的求真精神卻半分沒改,半分沒有降低標準。《明報》對公義的追求,對真的執著,是這個品牌的巿場定位,也是一個對香港——我們的家——負責任的承諾。
梁寶華
明報助理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