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元老甘煥騰:做好明報立足明報發展明報
明報報業有限公司董事甘煥騰認為明報未來要平衡發展,「我們作為一個報業集團,首要相信報紙有得做。如果自己都不信報紙,就什麼都不是」,所以他堅持每天也會打開報紙看《明報》。
三朝元老甘煥騰:做好明報立足明報發展明報
甘煥騰1988 年加入傳媒行業,與《明報》同行逾四分之一個世紀。回望與明報同行的28年,甘煥騰仍對前景充滿信心,並鼓勵員工「做好明報、立足明報,發展明報」。

目前為明報報業有限公司董事的甘煥騰於1988 年加入傳媒行業,1991年11月加入《明報》時擔任營業總監,當時明報仍位於北角南康大廈,他長時間任集團營運總監,主要職責是為明報爭取廣告賺收入。他笑說,自己是經歷三朝的元老員工,由創辦人查良鏞,到易手于品海,再到現時的老闆張曉卿和張翼卿,他也共事過。

報業發展有過興盛時期,甘煥騰憶述,1990年代初,房地產發達,地產商紛紛在報紙落廣告,「多到湧入來」,明報收入亦因此而很可觀,亦很易獲得廣告客戶歡心。「以前我做廣告公司時,《明報》是一張很容易推銷的報紙。《明報》有三寶,第一寶:查良鏞支筆,寫什麼都得,寫小說又得、寫社評又得。」

「第二,《明報》是中國消息權威。《明報》的中國社評,以前有許多領事會看,他們會將社評翻譯,方便一些不懂中文的人去看。第三是查生(查良鏞)文化水平高,他可組成一個到今日都無人超越到的雅俗共賞副刊園地。那個年代,人人以寫《明報》副刊為榮。」他說,《明報》當年以很低成本得到很高質素的效果,很多人慕名而來。

「香港人口不算多,但現時全港有15份中文報紙,10份收費,5份免費,另有3份英文報紙。香港的報紙數目太多,報業競爭極大,僧多粥少,讀者選擇太多。」甘煥騰說,廣告商會因應定位而有不同選擇,加上《蘋果日報》於1995年創刊改變了傳媒生態,而廣告商又開始接受雜誌宣傳方法,以吸引年輕人吃喝玩樂、餐飲等,直接分薄了報紙的廣告。

知識分子報紙 健康入屋
雖然傳媒市場起變化,亦曾掀起報紙減價戰,但甘煥騰對《明報》充滿信心, 更自豪地說:「《明報》是一份知識分子的報紙,形象好健康的報紙,入屋的報紙,family newspaper、qualitynewspaper」,更加是唯一一份從來沒有減價的綜合報紙。

「《明報》從來不是以數目(銷量)取勝,而是以質素取勝。以前最多廣告的報紙是東(《東方日報》)、成(《成報》)、明(《明報》)、新(《新報》)、星(《星島日報》)……那段時間(1995年)大部分綜合報紙由5元減到2元,甚至1元。直至今日,《明報》,從來無調低零售價。」

相信讀者不因幾元離棄明報
甘煥騰說,讀者是不會因可省幾元而離棄《明報》,支持《明報》的都是忠實讀者,而且《明報》讀者最少三分之一以上是訂戶,公司掌握讀者背景。「作為一份定位很清晰的報紙,如果因為兩三元而離棄,那些不是《明報》的忠實讀者……當時我們曾做調查,我們知道,鬥銷量,我們沒有條件。那時其他報章有增值服務,就是剪(報頭)可以(購物)平3 元、(到餐廳)食平一點,但我們從來不做這些。《明報》會編製一些叢書,弄一系列書給你,辦一系列健康講座、親子講座,我們的增值服務就是這些,因為我們覺得《明報》讀者是與別不同。他們若要用3 元買《明報》,為了一兩元離棄,我們並不可惜的。當時我們準備好面對報業減價戰,再告訴廣告商, 我們是一份quality的報紙,是與別不同及很有堅持的報紙。」

那麼《明報》的偵查報道、揭發不公義的新聞,會否令客戶卻步?又曾否因而被「抽廣告」?甘煥騰說:「明報編輯部採訪新聞,主張自主獨立,對於廣告部門來說,會否造成衝突或難處?(廣告客戶)誤會一定有,最重要是有沒有機會向他們解釋及會否惡化。坦白講,如果(報道的)是事實,廣告商應該不敢出聲。」

他認為,如果報道有事實根據,客戶多數不會因而受影響,但過去確曾有些客戶會因報道而不在《明報》落廣告幾年,廣告部門也是理解的;但最不值得的是有些時候是自己「蝦碌」寫錯,客戶誤解了卻不說出來,這就唯有慢慢丟淡。他說最重要是客戶願意說出心中不滿,這起碼有機會讓大家冰釋前嫌。他笑言《明報》被人杯葛得最多,但因定位明確,也要「食得鹹魚抵得渴」。

談及明報集團未來發展,甘煥騰認為要平衡發展及向前望。「我們作為一個報業集團,首要相信報紙『有得做』。如果自己都不信報紙,就什麼都不是。我們一定要做好報紙,再利用報紙這品牌、人才、報紙的資源,再發展其他事業,例如我們靠一些研討會,舉辦交流活動,甚至看網絡世界如何報網連線,甚至乎一些lifestyle及中國事務等,內地有許多商業事務,擴闊業務。」

對報業前景充滿信心
他又說:「一買一賣(方式)拿廣告很辛苦,我們有的是好品牌,可以(想想)如何延伸出去做多些,包括每年舉辦10多個展覽會,例如《明報》旗下的求職專版『JUMP』的職業展覽會、海外房地產投資的展覽會等,藉以賺錢及增加經驗。」他又說,最近有商家邀請他洽商馬來西亞的業務,他與該老闆了解後,發現原來對方對教育有熱誠,經常資助貧窮學生讀書,亦知道對方於內地有一科技小鎮,於是打蛇隨棍上,成功邀請該公司為本地大學生舉辦創科比賽。甘煥騰說,明報有品牌效應,就是用心去做,這對明報發展很重要。

回望與明報同行的28年,甘煥騰仍對前景充滿信心,並鼓勵員工「做好明報、立足明報,發展明報,踏出世界,增值服務。《明報》不是頭三的報紙(首三份銷量高的報紙),但如果三份報紙會結束,一定不會是《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