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明報六十:明見萬里六十載
〈沈祖堯助SARS遺孤 身教正生學生〉一文報道沈祖堯(左二)替阿強(左起)、丘遠東及鄺彥文補習英文,這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受訪經歷。(資料圖片)

【明報文章】今年是《明報》60周年,同時亦是我個人將要迎接60歲到來的一年。《明報》於1959年5月創刊,而我則在5個月後從娘胎出生。60年來,我試圖從醫者與學者的角度看世界;惟相較《明報》同仁們多年為讀者帶來的浩瀚資訊、歷任記者所承傳與秉持的信念,我的一己閱歷仍遠愧不如。

在我學生時代,資訊流通的程度遠不如今天,所幸每天的報章正好滿足少年們的求知慾。誠然,與其自誇我是愛閱報的模範好學生,不如說我更喜歡讀武俠小說,特別是金庸先生筆下的俠義世界。那時候我會每晚躲在被窩拿着電筒逐字照讀,終日不肯讓書離手,非常沉迷。金庸先生年前與世長辭,我亦有幸受《明報》記者所邀,回味這段浪漫的「武俠史」。

醫護人員與市民之間的橋樑

我大概沒有天賦成為武功蓋世的大俠,不過「黑玉斷續膏」的藥理與「任督二脈」的神經系統雛形,卻讓我步上黃藥師的醫術一途。正因如此,相信各位亦會明白,少年的我所選讀的報章,固然是查先生創辦的《明報》,而且至今仍對其懷有親切且又信賴之情。我相信此番經歷,亦是不少《明報》讀者的寫照。

要說真正與《明報》記者作深入接觸,應是2003年沙士襲港之際。一眾前線醫護尚且會驚惶、絕望與痛苦,遑論普羅市民的擔憂之情。當初沒人想過沙士戰役會如此漫長,我猶記得當年不時會出席大小記者會,眼見一眾記者由始至終秉持專業,一直充當醫護人員與市民之間的橋樑,為我們向大眾傳遞最新疫情與重要資訊。醫護人員在病房履行我們的天職,而記者與編輯則在文字上履行他們的天職,各自堅守崗位,與全港市民共同抗疫,我由衷感謝各位的付出與貢獻。

好醫生與好記者 異曲同工

自經歷沙士後,我深信一句名言:好的醫生能治好病人疾病,最好的醫生能治好有疾病的病人。此話意思是,醫生不僅機械化地應付病者身體不適,更應進一步照料他們的心靈。我認為記者工作亦一樣。好記者不僅提供資訊,更可以啟發讀者思考、探索知識領域。若遇到重要關頭,更可以一篇澄明準確的報道,撫慰人心。相信一眾《明報》讀者,亦可從每天拿在手裏的報紙深有所感。

耐心探問 活現紙上

輾轉由病房走進校園,我與記者同仁接觸的機會亦有增無減。但要說最深刻的一次受訪經歷,卻是2016年刊於《明報》的一篇報道。與其說是關於我本人的訪談,更準確的應說是另外3名青年的專訪。我在疫情過後,曾經幫助一位沙士遺孤補習英語;10多年後,在機緣巧合下,我又開始為幾名就讀正生書院的同學補習。《明報》記者來訪當天,正好是我家舉行聖誕派對的日子。我的「門生」難得聚首,幾名正生書院的「師弟」有機會細聽他們「師兄」當年痛失雙親的故事,且有幸由記者寫下箇中點滴。

一般讀者可能會被「沈祖堯為青年補習」之類的標題所吸引,但我猶記得該報道着力書出幾名學生的故事。同學不似公眾人物慣於受訪,記者仍然耐心探問同學各人,再運用靈巧筆觸將故事活現紙上。我在旁細聽其中,再次頓感記者工作的偉大。對這個昔日已心懷敬佩的行業,又有更深一層的領悟。

熟悉我的記者與讀者應該知道,最近我上任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冀望在更多不同領域服務香港。人屆60,尚且不應局限自身的可能性;對報章而言,六十載更不過是正值壯年的象徵,同時亦是歷年積累公信力的代名詞。在此祝《明報》60周年誌慶之餘,更期待與《明報》並肩,繼續在不同崗位貢獻社會。

(原題:明見萬里六十載 賀《明報》60周年誌慶)

作者簡介:中文大學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兼消化疾病研究所主任

[文.沈祖堯/編輯.彭月/電郵.mpcentury@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