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66歲的駱志威15歲入行做印刷,1972年愚人節開始在明報上班,即日已獲加人工,他一度以為是愚人節把戲。威哥現為明報最資深的員工。
現年66歲的駱志威15歲入行做印刷,1972年愚人節開始在明報上班,即日已獲加人工,他一度以為是愚人節把戲。威哥現為明報最資深的員工。


【明報專訊】從明報工業中心A座地下走到19樓,人人見到他都恭敬地叫聲「威哥」。無人不曉的他,正是留守明報近半世紀的駱志威,他見證報紙印刷由「執字粒」時代到全電腦操作,由北角明報到柴灣明報,一直在版房機房裏埋首紙堆中。作為目前明報最資深員工,威哥談起在報館的日子仍津津樂道,「這裏簡單、開心、有感情,大家猶如一家人」。即使1989年「六四」時要在機房紙堆裏過夜、10號風球也要上班,他亦從不覺厭倦,一做47年。

■1 樣子有福 第一天上班獲加薪

今年66歲的威哥,15歲入行學習柯式印刷。1972年,剛好明報版房有技工空缺,他便來碰碰運氣。當時明報編輯部在北角英皇道南康大廈,那天他在升降機外正準備上樓面試,遇上《明報》創報人之一沈寶新。沈寶新得知他來應徵,二話不說便聘用了他。他後來知道沈寶新覺得他的樣子有福氣,更在他正式上班前給他加薪。

「我記得是4月1日愚人節(正式上班),加我人工?你欺騙我吧!」這不是愚人節把戲,威哥的月薪的確比面試時加了50元,當時月薪650元。「以前大家都不喜歡返夜班,所以夜班薪金較高,我當時當然以餬口為先。」比起上一份工作,月薪多了200多元。

■2 回味取稿時 飯堂煮消夜

當年,明報編輯部及負責執字粒的字房均坐落南康大廈,印刷房則在附近的長華工業大廈。威哥每天晚上先到南康拿取稿件,再回長華做下一步工序。到南康取稿可說是他最回味的工作,因為以前報館員工都會在飯堂煮消夜,「上到去肚餓,就去吃消夜,吃碗飯再下樓等稿,與現在的『飯票』(明報用以資助員工到飯堂用膳)不同」 。談起過去光景,威哥仍會哈哈大笑,「以前會這樣的,你說是否很開心」。

這份家庭式的溫暖,令他一直留在明報,近半世紀也從未想過離開,「這裏簡單、開心、有感情,大家猶如一家人。(從前)由總編到清潔工人我們都認識,跟現在不同」。版房裏大家的感情都很好,「見他們(同事)多過見家人」,人人都在明報工作超過20年,「老一輩思想可能不同,明報很多人都做了很久。老一輩個個做10年(以上),年輕的不會超過10日,時代不同」。

在報館印刷部工作,除了犧牲了健康和玩樂時間,在大事之秋、打風日子也要留守。六四事件,明報通宵達旦在北京與香港連線報道,編輯部固然要24小時候命,印刷部亦要留在版房機房隨時候命,威哥記得當時一日發行量達26萬份,也要趕及市民午飯及下班時段出版號外,「那時候同事們都在機房睡覺,睜開眼就開機、開車」,他自己也常睡在紙堆裏,印好報紙後便回家梳洗,再趕回公司開工。

■3 毋懼風吹雨打 隨時候命

「報館這麼多年也未試過(因突發事故)停刊。」不論10號風球有多厲害,報館同事也要上班,「打風前夕,我和機房兩個主管一早便候命,報館各部門也會準備乾糧、汽水、麵包」。若同事無法乘車上班,威哥甚至會親自出動,駕駛送報紙的「大頭Ford」到藍田接下屬。去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市面癱瘓,威哥也會為下屬外出買飯,也有「伙記住得遠,他們留在公司睡覺不離開」。威哥與一班下屬未曾因此有怨言,「大家都心知肚明,在報館工作就預了會這樣,這是工種的問題」。

為確保報紙能準時出版,不論發生什麼緊急情况,威哥也要盡力控制場面。「20多年前,我部門有個下屬工作時突然暈倒,我要為他急救,又要顧着通知老總,又要顧着印紙,又要跟員工去醫院……」威哥自豪地說:「但都沒有遲出紙,因為我要求所有員工繼續工作。」威哥相信他的責任是為上司解決問題,而非製造問題。

■4 每天準時 送到讀者手

40多年來,威哥經歷了不同老總主政的年代,也見盡《明報》版面的改變。他說以前員工與老總關係都很好,部分老總也不時到機房探望員工。威哥記得《明報》創辦人查良鏞閒時也會到印刷部,也是威哥唯一會與查良鏞交流的時間,「查生習慣到版房看看,看過後會別過頭數錢,請大家『今晚吃消夜』」。

威哥憶述,《明報》版面絕對不會「花花綠綠」,除了為節省金錢,也因查先生十分重視相片的質素,「一張大相,我記得好鮮(明),跟隨當時英文報紙的做法。(版面)不會很色彩繽紛,不想影響一張靚相」。

在機房看着報紙一份又一份誕生,威哥至今每天也有讀報的習慣,同時也會用手機看新聞。有說紙媒沒落,威哥都說這是時代的變遷,但明報還算是另類,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我們算是正派報紙,會入學校及寫字樓」。威哥說無法控制時代變遷,只能與一班印刷部同事,盡力確保《明報》每天準時送到讀者手中。

文:凌沛恩、黃文雋、謝美琳

圖:鄧宗弘

(明報60周年專輯)

油墨味印機聲 提醒時代更迭

【明報專訊】「噠噠噠……」伴隨着印刷機的開動聲,雪白的紙染上了油墨,化為一段段文字或一幅幅照片。過去近半個世紀,威哥在明報嘉業街的機房見證無數歷史初稿的誕生。手執一份報紙,油墨的味道提醒他印刷技術的變遷,他感慨「時代進步,美觀多了、也快了」,更感嘆時代變更,印刷行業後繼無人。

除了執字粒年代,威哥憶述,明報記者早年仍是用原稿紙寫稿,當時會有字房同事負責「植字」,將稿件內容冲印到版面上,再交由貼版部負責拼合各個版面,並冲印成菲林,製成大版後,再拿到機房印刷。威哥說,當時自己在貼版部任職,但隨着打字排版電腦化,字房及貼版部等早已被淘汰。

開機後才是關鍵

威哥解釋,現時印刷部主要分為色彩管理、電腦排版、電腦製版及印刷機房4個部門。其中色彩管理部負責微調照片的光暗及顏色,平均每天要處理約400張圖片,確保相片冲印後能達到最佳視覺效果。至於電腦排版部則取代以往的字房及貼版部,現時只需在電腦上一按,便能將左右兩個大版拼合。

版面拼合後便會傳送到電腦製版部,製成紅、黃、藍、黑4色的鋅版,以供彩色印刷。鋅版其後會運到機房,掛裝到印刷機上,便可印製報紙。然而,印刷機開動後才是最重要一環,員工要不停抽取報紙逐一檢查裁切、顏色,再調整墨鍵修正,以確保成品無瑕疵。威哥說,現時印刷過程大部分工序均以電腦處理,毋須如以往般以人手調校版面菲林位置,除了因工序減少而省時,印刷的成品亦美觀多了。

印刷業青黃不接

近半個世紀光景,足夠威哥見證印刷技術的變更,也足夠看着同事一個個地離開,卻無年輕人願入行。整個印刷部門,隨便點一個員工均有逾20年資歷,資歷豐富背後,突顯了青黃不接。威哥說,事實上整個印刷行業收縮,斷層問題無處不在,「很多印刷廠已搬往內地,或用電子(版本)代替」。

耳邊聽着機房傳來的嘈雜聲,他無奈苦笑稱,即使曾有年輕人前來應徵,大多上班首天過後便辭職,而回應他的,只有印刷機十年如一日的「噠噠」聲。

(明報60周年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