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風吹起 單程證絡繹
「行政長官董建華昨日透露,特區政府會針對炒樓活動,準備多項相應措施,並會在必要時採取果斷行動。他並透露,將會制訂十年房屋發展計劃,每年建屋不少於八萬五千個單位。過去十年,港府每年的建屋量僅約為七萬一千個。」

【明報專訊】回歸前10多年,中英展開多輪談判,於1984 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決定香港回歸祖國。不少港人當時對共產黨缺乏信心,擔憂香港前景。1989 年發生六四事件,北京當局強硬鎮壓民主運動,令不少港人擔心回歸後的生活環境會急劇變化,掀起移民潮。至近年社會撕裂愈見嚴重,政治、住屋、下一代教育問題等,令部分港人失去信心,計劃移民;其中住屋至今仍是最受關注的社會問題,1997 年時任特首董建華提出「八萬五」建屋政策,但至2000 年6 月突表示政策「不說便不存在」,引起社會嘩然。

移民主因:不滿施政生活現况
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2016 年一項調查,以電話訪問了710 名18歲或以上市民,約四成受訪市民表示如有機會,將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年紀較輕的市民表示願移民的百分比較高,30 歲或以下為57%,51 歲或以上的只有26%。具大學或以上學歷的市民移民意願最高,為53.8%。調查顯示移民主要推動因素包括不滿特區政府施政或者不滿特首或高官、香港居住環境擠迫、香港太多政治爭拗/ 社會撕裂嚴重,以及香港經濟情况欠佳等。

根據加拿大移民部統計數字,2017年接納的香港移民有1558 人, 是2006 年以來最高位, 創下12 年新高。1997 年後,香港移民人數曾長期處於低位,2009 年只有924 人,是回歸後首次跌穿千人關口,之後連續5 年徘徊在700 至800 多人,直至2015 年才重返4 位數字,其後人數按年上升。另外,港人熱中的旅遊地區台灣,近年成為港人考慮移民熱點。根據台灣內政部移民署數字,2016 年起每年有過千名港人定居台灣,2018 年數字更創新高,有1090名港人獲定居許可,4148 名港人獲短期居留許可。

回歸至今逾百萬人持單程證來港

錢鍾書《圍城》一書名言:「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比照今天的香港,年輕一代因社會各樣問題希望移居外地,但同時香港每日有150 個單程證名額,回歸至今有逾100 萬人持單程證來港。社會近日關注新移民對公共體系構成的壓力,亦有議員提議研究逐漸削減單程證數目;政府及部分議員則稱家庭團聚屬人權,反對削減。

八萬五「不說不存在」 住屋問題未消失

「八萬五」建屋計劃目標是每年可供應不少於8.5 萬個住宅單位、10 年內全港七成家庭可以自置居所,以及輪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時間由6.5 年縮短至3 年。2000 年6 月29 日,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稱「八萬五」房屋政策「不說便不存在」,引起嘩然。這政策再加上後來的亞洲金融風暴,令私人物業樓價5 年多內下跌70%,不少物業單位成為負資產,至2003年SARS 爆發過後始逐漸復蘇。

至近年,住宅樓價和租金高企,加上長期房屋供應短缺,令樓價嚴重脫離一般市民的負擔能力,發展商近年開始興建實用面積小於200 平方呎的「納米樓」,有價亦有巿 。